首页 > 教案 > 历史教案 > 人教版初中历史对外友好往来教案优秀范文总汇

人教版初中历史对外友好往来教案优秀范文总汇

时间:

教案标题:开展外交活动,促进中外友好往来

教案内容:

一、教学目标:

1. 了解我国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及外交政策;

2. 掌握我国古代的外交手段和交往方式;

3.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;

4.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。

二、教学重点:

1. 了解我国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;

2. 掌握我国古代的外交手段和交往方式。

三、教学难点:

1. 分析中外友好往来对我国国家利益的重要性;

2. 探讨如何加强和推动中外友好往来的方法。

四、教学准备:

1. 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、图片和视频;

2. 学生准备演讲稿、海报等展示材料。

五、教学过程:

1. 导入(5分钟)

向学生展示一幅国际友好往来的图片,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: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是否经常接触到其他国家的人和文化?

2. 学习(30分钟)

-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关于我国古代对外友好交往的内容,了解我国古代与外国的交往历史和外交政策。

- 老师通过讲解和讨论,加深学生对我国古代对外友好交往的理解。

-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,小组讨论我国古代的外交手段和交往方式,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。

3. 实践(40分钟)

- 学生分成小组,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我国古代对外友好交往事件进行研究。

-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,收集相关资料,并制作海报、PPT等形式进行展示。

- 学生通过展示和发言,分享他们对该事件的研究成果,并进行互动讨论。

4. 总结(10分钟)

-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,强调中外友好往来对我国的重要性。

-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,总结出加强和推动中外友好往来的方法和策略。

六、拓展延伸:

1.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,了解当今世界各国的外交政策和友好交往活动,并进行比较研究。

2. 学生可以组织模拟外交活动,扮演各国的代表,进行友好交流和合作。

教案总结:通过此教案,学生将了解我国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。通过小组合作,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,并加深对跨文化交流和国际视野的理解。通过互动讨论和总结,学生将探讨如何加强和推动中外友好往来的方法和策略。

5304

微信扫码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