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教案 > 语文教案 > 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《白杨》教案范文

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《白杨》教案范文

时间:

教案标题:《白杨》教案

教学目标:

1. 知识目标:通过学习《白杨》,使学生了解白杨树的特点和成长过程。

2. 能力培养: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,以及用适当的语言描述树木的能力。

3. 情感目标: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。

教学重难点:

1. 重点:帮助学生了解白杨树的特点,理解课文内容,并能用适当的语言描述。

2. 难点:培养学生观察树木的细致能力,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发现树木的美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导入(5分钟)

1. 呈现一张白杨树的图片,引导学生观察并谈论:树干粗细如何?树叶是什么颜色的?有没有花朵等。

2. 引入《白杨》这首诗歌,问学生:你们听过这首诗吗?它是描写什么的?

二、阅读课文(15分钟)

1. 逐段齐读《白杨》,帮助学生理解诗意。

2. 分组读课文,让学生彼此解答问题:为什么杨树受到伤害?作者为什么喜欢白杨?等。

三、分析诗词(15分钟)

1. 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美感,解释生词和引申义。

2. 分段分析句子,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诗意的理解。

四、观察白杨树(15分钟)

1. 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周围的公园,观察白杨树。

2. 让学生用手触摸白杨树的树皮和树叶,感受它们的特点。

3. 让学生观察白杨树的生长环境,了解白杨的生长特点。

五、写作活动(15分钟)

1. 让学生回到教室,用适当的语言描写自己观察到的白杨树。

2. 学生可以用形容词、名词和动词表达自己的感受。

3. 鼓励学生用想象力描述树木的美和力量。

六、总结(5分钟)

1. 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写的作文,让全班一起欣赏和感受。

2.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成果,思考诗歌《白杨》和白杨树的联系。

扩展活动:

1. 邀请一位有关环境保护的专家来校给学生发表环保演讲。

2. 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或大自然保护区,了解更多不同种类的树木。

18818

微信扫码分享